近兩年來,成都堅持科學發展、領先發展,大力實施“五大興市戰略”,取得了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保穩定、惠民生、轉作風的可喜成績,為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奠定了堅實基礎。3月14日,《經濟參考報》整版篇幅聚焦成都。
  近兩年來,成都大事難事彙集,多種機遇挑戰並存疊加。在中央和四川省的堅強領導下,成都市委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貫徹落實四川省委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堅持科學發展、領先發展,大力實施“五大興市戰略”,取得了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保穩定、惠民生、轉作風的可喜成績,為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奠定了堅實基礎。
  面對複雜經濟形勢,成都連續兩年確立“穩中快進、領先發展”基調,穩投資、促消費、擴出口,有效推動了經濟逆勢快速增長。成都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000億元大關,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和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增速等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
  大力實施“產業倍增”戰略,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大力實施“交通先行”和“立城優城”戰略,興起科學規劃、科學建設熱潮。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支撐城市未來發展的基礎骨架進一步成形。特別是剋服巨大困難,以超常決心建成二環路“雙快”工程,為城市緩堵保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大力實施“全域開放”戰略,廣泛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大開放、大交流、大合作,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一大批具有國際水準、代表產業高端的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在成都集中落地,過半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
  成都還深入實施“三圈一體”戰略,著力解決各區縣間發展不均衡問題,加快構建起三大圈層緊密承接、梯度推進、抱團融合的新型區域發展格局。
  成都市委、市政府把人民幸福作為執政追求,緊緊圍繞“人有普保、勞有應獲、學有良教、病有適醫、老有頤養、住有安居”的目標,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宜人成都”。
  近兩年成都更大規模、更高標準實施民生工程項目316個,累計投入790億元。成功創建充分就業城市、國家創業型城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分別達到97%和98%。樹立“大城市、細管理”理念,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和城市風貌整治,城市文明程度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與正風肅紀緊密結合,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探索出了“三視三問”群眾工作法等一批經驗,實現了幹部作風和社會評價的明顯好轉。
  宜人成都的
  民生保障線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十大宜居城市之一”,多年來,成都獲得了很多榮譽,這座西部重鎮以文化深厚、環境優美、生活宜人聞名遐邇。
  2012年2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拉開了最大民生工程—————“北改”的大幕。這一工程涉及面積212平方公里,涉及現狀人口約150萬人,總投資約3300億元。工程啟動兩年來,改變了很多老百姓的生活。
  目前,“北改”工程累計啟動項目409個,完成投資557億元,以往破舊不堪的城北形象已初步改變,群眾得到了真切的實惠。
  截至2013年末,成都市城鄉養老保險參保833.21萬人,成都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259 .23萬人,參保率分別為97%、98%,基本上實現“應保盡保”,讓居民“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2011年起,成都在繞城高速兩側規劃建設“六湖八濕地”,以水域串聯起一條八十公里的“城市生態綠肺”,並構成28平方公里水系,使中心城區的水面比例從1.8%提高到6%。
  “三視三問”聽民聲
  貼近群眾見成效
  2013年以來,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成都堅持貼近群眾,在重大事項上“三問”群眾,領導幹部“五進”貼近群眾,並通過新媒體手段方便群眾。
  視群眾為親人,問需於民;視群眾為老師,問計於民;視群眾為裁判,問效於民———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成都把這樣的“三視三問”群眾工作法貫穿到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民生工程等重大事項決策與實施中。
  從交通先行、教育助學、就業促進等10個大項目中篩選出163個小項目,成都累計投入資金195.4億元,著力解決群眾最現實的利益問題。2013年7月底,成都市組織市民對163項民生工程項目進行集中抽查,滿意度達94%,部分項目滿意度高達96%。
  據瞭解,自去年4月開通以來,僅“@成都服務”就日均受理群眾反映問題200多個,切實解決實際問題3000多個,網絡一片叫好。目前,全市各級各類政務微博已達3364個,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名列前茅,基本實現了街道(鄉鎮)以上政務微博“全覆蓋”。
  走進接訪大廳,是成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聽取群眾意見的重要渠道,也是“五進”活動之一,黨員幹部深入開展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窗口活動,以此建立更寬領域、更多渠道廣泛聯繫群眾的長效機制。
  成都融入
  全球經濟大循環
  一頭連著成都,另一頭連著歐洲物流中心之一的波蘭羅茲。開通近1年的蓉歐快鐵,使成都與歐洲的距離至少縮短12天,成都融入世界的腳步正在加快。
  《財富》全球論壇和世界華商大會成功召開、地區生產總值突破9000億元、252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按照“產業倍增”“全域開放”的經濟發展戰略,成都正在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之中。
  據成都海關統計,截至2013年底,蓉歐快鐵已穩定開行了31列、約3000個標箱的物資,再經過歐洲的物流系統將這些貨物配送到德國、法國、烏克蘭、意大利等數十個歐洲國家,基本實現了歐洲的全覆蓋。
  成都市物流辦主任陳仲維介紹說,蓉歐快鐵從根本上打破了我國中西部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必須依賴港口的老路。
  按照每年開通2~3條直飛國際航線的目標,截至目前成都已經開通國際航線71條,3條歐洲和2條中東直飛航線,航班密度分別達到每周10班和7班,成都國際客、貨直飛航線已經達到32條,在中國中西部城市中具有明顯優勢。
  十年前,成都空港貨運站70%的國際貨運是服裝和農產品;如今成都運送到世界的更多的則是電子信息類產品,因為這裡已經成為電子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
  (本組稿件原載於《經濟參考報》3月14日15版,有刪節)  (原標題:科學發展深化改革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rtzwi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