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建築設計12日,走在南京江寧區小龍灣路,記者明顯感覺到這裡的道路比別的地方清爽——一年前,這裡是南京市首條保潔權招標道路,如今,它已是全區4條“文明示範路”之一。
  幾天前,南京宣佈加快環衛改革步伐,從明年起把所有道路拿出來面向市場設計裝潢招投標。而此前,各區已選擇了部分道路進行“保潔權招投標”試點。
  政府環衛部門把自管自辦的道路保潔拿出來,到市場去招投標,南京並非第一家。2002年,徐州市開始試點保潔權市場化,2010年實現了市區主次幹道保潔全部招投標;在無錫,保潔當鋪市場上已有十幾家主體,其中四成是民營企業。
  一向由環衛部門獨家承攬的城市道路保潔,為什麼要推負債整合向社會?
  提高管理效率,是最重要的考慮。南京江寧區清潔衛生管理所辦公室主任王孝斌說,以前,環衛所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道路清掃得怎麼樣,環衛所自景觀設計己說了算,一旦管理不到位,就會出現“工資待遇拉不開”、“乾多乾少一個樣”等問題。“管、乾分離後,把過去政府部門直接作業服務變為花錢購買服務,有利於集中精力當好裁判員,提高道路保潔質量。”
  “保潔公司都是通過招投標進來的,幹得不好就會‘掃地出門’,誰還敢馬虎大意?”南京暄潔公司副總經理王志林坦言,沒有壓力,保潔服務質量就沒有保證,“相對而言,我們公司保潔人員如果不認真乾,就可能辭退。去年公司進駐南京之初,聘了30名保潔員,一年下來,因為考核不合格,清退了十多名。”
  保潔市場化,還有利於降低保潔成本。江寧區城管局環衛科科長付為民說,去年11月,暄潔公司拿下江寧區13條道路、5處廣場的保潔權,中標價格比區環衛部門的測算少了40多萬元。
  正因為“保潔市場化”有此優勢,各地都試圖推進。而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前行路上還有不少“虎”,要想真正嘗到甜頭,必須掃除“攔路虎”。
  “第一隻虎”,是制度慣性和路徑依賴。從自己辦到服務外包,最大的問題是市場發育不足,儘管搞了招投標,而行業缺乏新的進入者,中標的往往還是那些企業,容易產生制度慣性和路徑依賴。正如省社科院經濟所博士李潔所言,如果中標的企業都是以前那幾個“自己的孩子”,乾好乾壞都捨不得打,保潔質量和效率怎麼提高?他認為,剋服這種現象,在於加強監管。
  市場的區域分割,是妨礙保潔招投標的“第二只虎”。徐州市城管局環衛處業務科長許荑介紹,由於各地環衛經費投入標準不一,保潔市場還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區域性市場。比如,南京的街巷環衛作業經費的定額標準,是每平方米每年7元,而徐州僅為3.03元,南京企業如果進入徐州保潔市場,人工、機械化作業及管理成本都可能不適應,“2003年以來,沒有一家外地企業進入徐州保潔市場,就是有這個原因。”
  推行保潔市場化的第三隻“攔路虎”,是準入標準和競爭壁壘。目前,為保證招標質量,各地對於市場主體的企業規模、註冊資金、保潔能力都有要求。徐州規定,參與招標企業必須有200萬以上註冊資產,機械清掃能力必須達到總清掃能力的20%以上;無錫規定,參與投標的清掃公司註冊資金要達到100萬,清掃運輸企業註冊資金要達到300萬,作業車輛需達3台以上。設置了門檻,當然是為了保證保潔質量,而門檻過高,就會將大量企業擋在“保潔權招投標”之外,影響競爭效率。
  此外,原先的環衛人員怎麼安置,是阻滯保潔權市場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一隻“攔路虎”。據悉,南京市有1萬多名環衛工人,若考慮保險、工齡補償等安置需要,預計需投入數億元。而在推行市場化的過程中,南京、徐州都將“全員接收原有保潔員”作為企業中標的條件之一。能不能消化好原來的人員,這是很多企業在“保潔權招投標”面前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
  本報記者 王佩傑鹿 琳 劉慶傳  (原標題:保潔招投標,須除4只“攔路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rtzwi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